就在前幾年,一個讓人羨慕嫉妒恨的暴富神話流傳甚廣:張偉波將1999年注冊的名字全拼域名“weibo.com”,以800萬元的天價賣給了新浪,不過,新浪公關部旋即澄清“消息不實”?;蛟S有人不憚以最壞的惡意,來推測這是新浪微博啟用獨立域名weibo.com的炒作。但在商標領域,類似的致富神話的確不少。
職業(yè)注標人,大約算得上21世紀的新職業(yè)。他們花一兩千元注冊個商標,然后伺機出賣,獲利少則一兩萬,多則上百萬。2001年《商標法》修改后,大批職業(yè)注標人(包括披著公司面紗的)應運而生。有趣的是,這些職業(yè)注標人對于商標的選擇呈現出不同的偏好。有的注標人屬于“原創(chuàng)型”。他們申請的商標,可能來自冥思苦想,絞盡腦汁,也可能來自靈感迸發(fā),不期而遇。比如,“商標大亨”湯汪奇表示,很多時候商標都是在一念之間想起的,有一次睡覺前就突然想起一個“哈哈貝貝”的兒童服裝類商標。

有的注標人屬于“熱點型”,深諳“注意力經濟”的威力,只要發(fā)生了重大事件、熱點話題,或者出現了著名人物、新興名詞,都有可能被轉化為知識產權--“商標申請”。當“神六”升天時,就申請商標“神六”,甚至將“神七”、“神八”也提前申請了。奧運前夕,青島一家內褲廠商宣布了兩個商標申請,男式內褲用“鳥巢”,女式內褲用“水立方”,據說廣告詞是:“同一個地方,同一個夢想”。甚至齊達內在2006年世界杯決賽中的“驚天一撞”,也能讓一家體育公司嗅出商機,它在服裝鞋帽及啤酒等上申請注冊了齊達內“撞人”圖形商標,其總經理聲稱其轉讓價在100萬元左右。
有的注標人屬于“話題型”,商標一經披露就能立刻引爆話題。比如,中央一套(避孕用具等)、二人轉商標(避孕套等)、一液情(酒類)、包二乃(女士內衣)等,顯然,這些商標往往有些惡俗,而且大多把“靈感”釋放在安全套上。歌手愛戴就曾為“安全套事件”傷透腦筋--長春商人張軍宣布申請了愛戴牌安全套,并且還琢磨好了廣告詞:“愛戴牌安全套,越戴越愛戴,愛戴牌安全套,愛戴不戴”。有的深圳商標注冊注標人則屬于“搶奪型”,可以稱為“商標刺客”。與一般的職業(yè)注標人不同,商標刺客專門找企業(yè)的商標漏洞,并把這些企業(yè)(或其競爭對手)轉化為潛在客戶。哈爾濱“正陽河”醬油結果被人搶注后,僅贖回商標就花了50萬元。商標刺客行刺的范圍廣泛,有的盯著別人未注冊的商標,有的坐等人家期滿不續(xù)展,還有的瞄準著名品牌的簡稱(比如“索愛”)。更有不良的商標刺客,對正常的商標申請惡意異議,如果你不想讓商標注冊就此拖進時間的無底洞,那么付錢吧,他立即撤回異議,這和“攔路搶劫”似乎沒有區(qū)別。
職業(yè)注標人的生意就是把商標賣出去,這有時像是中彩票。然而,有些職業(yè)注標人不僅把商標當成了彩票,而且看起來希望中得巨獎。南京宋先生登出廣告愿以6000萬元轉讓“秦淮河”商標,商標狂人吳家杰為一個“韌”字商標開出了1.5億元的拍賣價,溫州市民欲2億元轉讓“薩達姆”商標申請……鄧魯平在拿到“老鼠愛大米”注冊商標證后,在博客中說“叫價2億8,不是獅子大開口”,他還為此進行了大篇幅的論證,并給出了計算方法。
然而,買家并不是“人傻錢多速來”的主兒,畢竟很多職業(yè)注標人的商標存在不少法律風險,比如,存在不良影響或者侵犯在先權利。而且,商標價值更多地取決于背后的商譽,商標好聽、好記、好看并不是決定性的因素。因此,謹慎的企業(yè)面對漫天要價,都會三思而行。
不過,商標刺客因為扼住了別人的咽喉,往往更能賣出大價錢。雖然有時能夠找出商標刺客的法律瑕疵,但是面對不確定的訴訟風險,以及難以忍受的復雜程序和漫長等待,有的企業(yè)寧愿花錢消災。這可能也助長了商標刺客,更何況他們“行刺”的成本只有一兩千元。
[恒大知識產權溫馨提示]
(www.861588.com.cn)中部分圖片及內容來源于網絡,版權屬于原作者,僅以配圖表達,無他意。如有不妥之處,請聯系我們刪除,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