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材料領域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申請專利的情形通常包括下面3種情況:
1、新型材料
新型材料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一般適用于申請發(fā)明專利,該新材料必須是對產品、方法或其改進所提出的新的技術方案。比如一種新型的菜刀,將刀板部分的材料改用塑料、尼龍、膠木、玻璃鋼、橡膠、鋁及鋁合金等新型材料制成,具有生產工序少,功效高,綜合成本低,并且不會生銹等優(yōu)點,這就是對產品的改進提出的新的技術方案。
還有一種自發(fā)熱材料的制作方法為:(1)將鑄鐵鐵屑篩選剔除雜物;(2)在磨球機中加工成100目-200目的鐵粉;(3)熱粉的配比(重量比)為鑄鐵粉60%,氯化鈉10-15%,活性炭12-15%,蛭石粉10-15%,自來水5-10%;(4)一般混合設備,混合時間不應多于3分鐘,制成子熱粉。本發(fā)明具有成本低、生用方便等特點。這個專利就是針對方法提出的新的技術方案,同樣可以申請發(fā)明。
如果產品和方法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屬于一個總的發(fā)明構思,則可以合案申請,比如申請?zhí)?01510867661.9的就針對產品和方法的結合提出了一種新的技術方案,本發(fā)明屬于新材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于新能源汽車充電樁電纜的絕緣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其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組分:三元乙丙橡膠80-90份、乙烯-辛烯共聚物10-20份、過氧化二異丙苯3-4份、三烯丙基異氰脲酸酯1-2份、氧化鋅8-10份、改性煅燒陶土80-120份、無石棉滑石粉10-50份、2-硫醇基苯并咪唑2-3份、石蠟8-12份、凡士林2-5份、硬脂酸0.5-1.5份、乙烯基三(β-甲氧基乙氧基)硅烷1-2份。本發(fā)明制備的用于新能源汽車充電樁電纜的絕緣材料具有高絕緣電阻、耐曲撓、耐臭氧老化、耐熱氧老化等特點,能夠廣泛的在汽車充電樁電纜上使用。
2、將新型材料應用到另一種材料上制成的產品
1)如果僅僅是單純材料的替換,一般不申請專利,及時申請了專利,也可能會因為創(chuàng)造性不夠而被他人宣告無效。
2)如果不是單純材料的替換,那么:
(a)如果新型材料和另一種材料結合形成新的產品,他的創(chuàng)造點在于:他們之間的構造或他們之間連接關系,這種創(chuàng)造點能夠產生新的技術效果,可以申請發(fā)明或者實用新型專利。
(b)如果該創(chuàng)造點僅僅采用現(xiàn)有成熟技術,對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是顯而易見的,則不建議申請專利。
3、申請實用新型專利
實用新型專利的要求較發(fā)明專利的要求低很多,有一些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創(chuàng)造性滿足不了發(fā)明專利卻可以申請實用新型專利。比如一種吸震材料,適用于對物體或人體進行保護的場合。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吸震材料,包括基底層,在基底層上設置有吸震層。由于設有專門的吸震層部分,使得材料的吸震效果更好,也可以滿足對物體或人體進行保護。這就是對產品的結構構造或其結合提出新的技術方案。
再比如申請?zhí)枮?01320625713.8的實用新型專利,一種采用新材料的電纜,包括護套層、碳纖維層、內護層和電纜內芯,其中,電纜內芯包括可陶瓷化材料支撐內芯、可膨脹石墨填充層和旁線芯,可陶瓷化材料支撐內芯呈圓形結構,可陶瓷化材料支撐內芯和每根旁線芯之間的間隙有可膨脹石墨填充層,電纜內芯外面依次包裹內護層和碳纖維層,碳纖維層外均勻包裹護套層,旁線芯由主電線、邊緣空隙電線和中間空隙電線絞制組成,主電線橫截面呈圓形,中間空隙電線橫截面呈圓形,中間空隙電線位于相鄰三條主電線的空隙位置,邊緣空隙電線呈圓形,邊緣空隙電線位于相鄰兩條邊緣的主電線的空隙位置,旁線芯外表面均勻包裹絕緣層。有益效果是: 碳纖維層可以起到輔助拉力的作用,提高電纜的抗拉性能;可膨脹石墨填充層采用可膨脹石墨材料,這種材料在火焰環(huán)境下急劇膨脹,可以使得相鄰的旁線芯之間相互遠離,防止短路;可陶瓷化材料支撐內芯采用燃燒后陶瓷化的硅橡膠材料,這種材料在正常條件下表現(xiàn)出塑膠材料的柔韌性能,在燃燒后硅橡膠陶瓷化,體積不會塌陷,因此能夠起到支撐作用;采用中間空隙電線對相鄰三條主電線的空隙位置進行填充,有效地提高了金屬材料的緊密程度,進而提高了電纜用金屬材料的導電性能,采用邊緣空隙電線對相鄰兩條邊緣的主電線的空隙位置進行填充,有效地提高了金屬線材絞制結構的邊緣光滑程度。這一實用新型專利就是對產品的結構提出新的改進,具有新穎性、實用性并且實質性的特點和進步。
[恒大知識產權溫馨提示]
(www.861588.com.cn)中部分圖片及內容來源于網(wǎng)絡,版權屬于原作者,僅以配圖表達,無他意。如有不妥之處,請聯(lián)系我們刪除,感謝!
- 恒大微信公眾號
- 投訴建議:服務態(tài)度、業(yè)務進度、服務質量、責任推脫、其他投訴類,您在服務中有任何不滿均可聯(lián)系投訴!
- 投訴電話:13620204258